(一)引起冻害的原因
1、柑桔本身的状况 不同种类及品种的耐寒力不同,宽皮柑桔中的温州蜜柑类较耐寒,橙类、柚类耐寒力较弱。砧木种类和嫁接方法不同,耐寒力也有差异,枳砧最耐寒,而枳橙砧、甜橙砧等相对较弱。
树体的营养状况及树龄与受冻程度有密切关系。当年结果过多,生长减弱,或者营养生长过旺,停止生长迟的树体,易受冻害;幼龄树,由于营养生长期长,耐寒力较弱,进入结果期后耐寒力逐步提高,以壮龄树最强,以后随树龄增长而降低;病虫危害严重的植株,耐寒力也较弱;同一树体因季节不同,耐寒力也有差异,晚春如遇突然低温,易引发冻害。
2、长时间持续低温 短时间的低温,一般对柑桔影响不大,但长时间的低温,即使温度不很低,也易引发冻害。柑桔的冻害还与温度的变化有关,冻前的温度如果逐渐降低,柑桔经过低温锻炼,抗寒力提高,反之,冻前温度一直较高,抗寒力弱,突遇严寒,冻害较重,另外,低温过后,温度骤然回升或冰雪溶解过快,也会加重冻害。
3、干旱 长期干旱,引起不正常落叶,严重削弱树势,根系吸收困难,易受冻害。冬季干冻,或在干冷的情况下,都会加重冻害。
4、大风 大风使树体和土壤降温加快,同时植株产生大量裂口成为冻害入侵的部位,使植株生理失水加重,因此,在干冷的情况下,大风会使冻害加重。
5、园地环境 有防护林带或北面有山丘等屏障,以及大水体旁的柑桔园,受冻往往较轻。
(二)预防冻害的措施
根据柑桔发生冻害的原因,可采用下列办法来预防冻害:
1、选用抗冻优良品种和砧木 这是柑桔防冻和丰产栽培技术中最重要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当然这里所指的抗冻优良品种,除抗冻性强外,还须具备丰产性好、品质优和抗病虫能力强等特性。
2、创建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宜在背风向、南坡地或大水体旁边等有利地形建园;可以实行计划性密植,发挥群体保护作用;选用速生树种设置防风林带,方向与冬季主风向垂直,栽植3-6行。在主林带垂直方向设置副林带,一般栽植2-3行。林带间距离一般为防护林树高的20倍,约200米。
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的抗逆能力 切实加强全年的栽培管理,重点做好土肥水管理、枝梢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培养强大的根系和健状的树势,提高树体的抗逆能力。
4、覆盖 以稻草、枯草和秸秆等材料覆盖于行间,或用地膜覆盖树盘,这样不仅能预防冻害,而且还能起到保墒作用。覆盖时,最好将稻草和秸秆截成20厘米左右长的小段,这样便于翻埋,腐烂后是良好的有机肥。
5、灌水 晴朗干燥天气,关注天气预报,当气温降到0度以下时提前往果园灌水。灌水能使冬寒期间地温保持稳定,果树的冻害程度会大大减轻。同时灌水还能起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灌水一般要在上午进行,以入夜前水分全部渗入地下为准。
6、培土 结合中耕,进行树盘培土。培土时,应视果树的大小而定,一般为树盘直径的1-1.5倍,培土厚度在15-20厘米左右。这样通过培土,可有效地防止根颈冻害。
7、涂白 用生石灰10公斤、豆饼浆、硫磺、食盐各1公斤,植物油100克、水10公斤,混合拌匀后,涂抹在果树树干上,可以防止和减轻冻害。同时,还能防止病菌侵入,减少越冬病虫源。
8、包裹 在封冻之前,用稻草或麦秆将果树主干、主枝包裹捆绑,或用塑料薄膜整体套封小树,这样可有效地阻隔寒风侵袭,从而减轻冻害。如条件允许,缠绕物先在石灰水中浸泡1-2天,可防止病虫借机侵扰果树。
9、薰烟 此法适合在严冬季节进行。在低温来临之前,用易冒浓烟的燃料,如锯末、秸秆、稻草等,在果园间堆放燃烧,控制暗火,产生浓烟,使浓烟全部覆盖果园。通过薰烟可提高地温2-3度,减轻冻害。薰烟宜在无风情况下使用,薰烟时注意有人看护,以防火灾。
10、使用防冻剂 叶面喷施防冻剂,可在叶面形成一种保护膜,抑制水分蒸腾,减少叶面细胞失水,有利于维持叶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进而起到防冻的效果。
(三)冻害后的恢复措施
冻后要加强栽培管理以利恢复树势。
1、冻后及时排水,可以缓和冻害影响,减轻损失,重冻树在萌芽后,更要注意土壤水分的管理,夏涝、伏旱都不利于植株生长的恢复。
2、要根据冻害程度,合理处理树冠。冻后枝梢尚好、但叶片枯萎不落,应及时摘除。对受冻干枯枝梢的修剪,应于萌芽后进行,留下健部而剪除枯死部分,不易早剪,早剪伤口易感染病害,继续干枯,极为不利。成年树受冻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落叶现象,但开花往往很多,并且畸形花比例高,为减少树体营养消耗,提高坐果率,应疏去畸形花和过多的花;对于冻害重的树可不留花,以促使其尽快恢复树势。
3、对受冻较轻的植株,发生卷叶、黄叶、生长衰弱者,可用0.5%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2-3次,早春解冻后,提早施足春肥,以利恢复生长势,并争取当年有一定产量。冻害重的植株,宜薄肥多施,特别要注意控制施肥时期,以促春、夏梢而控秋梢为目的。
此外受冻后树势较弱,往往容易引发病虫害,尤其是树脂病(流胶)应重点防治,必须经常检查,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