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养家畜防冻伤
冬季天气寒冷,农户饲养家畜如果保温不善,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中饲养,其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囊、包皮等末梢部位很容易被冻伤,尤其是体弱家畜更易发生。若冻伤后感染,还会出现干性坏死,波及关节、骨骼等部位时,表现为运动功能受阻。现将家畜冻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1、冻伤的预防。首先应做好畜舍的增温、保暖工作;除加强饲养、补料保膘外,还要及时清楚粪尿,勤换、勤晒垫草,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温暖,防止贼风。其次是发现家畜冻伤,应及时对症治疗,防止被反复冻伤。
2、冻伤的治疗
(1)表皮冻伤。①患部可用60度白酒或浓度为10%-20%的樟脑酒精外擦或用温水温敷。温敷水温从20℃开始,并逐渐加温至38℃-42℃。当患部组织温度恢复正常后,立即擦干,裹以棉絮保温。②也可用花椒壳250克,掺上食盐100克,炒热后敷伤部,并同时内服温生姜汤。③可擦樟脑乳香膏,其配方为:樟脑、肉桂、冰片各10克,乳香、没药各50克。分别将以上药物研碎,拌匀,再调入适量凡士林膏即成。选用淡盐水清洗患部,再涂药膏,每日涂1次,一般3-5日可愈。
(2)表层冻伤。如患部仅为小水泡,可按表皮冻伤治疗;如患部为大水泡或破溃,则需将大水泡挑破,用淡盐水清洗后,再用红花生姜冻伤液搽洗。其药液配方为:红花、红辣椒各200克,当归、生姜各250克,樟脑30克,60%乙醇6000毫升。配制时将红花、生姜、当归、辣椒研成细末,混匀放入容器内,加入60%乙醇5000毫升,浸泡7天以上,去渣过滤备用。另取樟脑30克溶于60%乙醇1000毫升中,再与上述浸泡液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即成,每日涂患部2-3次。
(3)深层冻伤。及时切除患部,坏死组织,创面可用烧酒或10%-20%樟脑酒精外搽按摩或涂当归紫草冻伤膏。为防止感染,可在外涂的药膏中加入抗菌类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如并发全身感染,可对患部组织按创伤感染治疗。同时,肌肉注射抗菌类药物,静脉注射葡萄糖和钙剂,并给患畜饲喂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饲料,同时做好畜舌的保温工作,控制全身感染。
(4)土方治疗冻伤验方。①胡萝卜烧软,取皮外贴患部,或用胡萝卜煎汤趁热外洗患部;②辣椒秆、麦苗煎水洗冻伤部位;③辣椒秆、茄子秆各250克,混合煎水,取药液放在容器内,早晚加热搽洗冻伤部位;④甘油和酒精等份混合搽患处;⑤樟脑、酒精、0.25%碘酒等量混合搽患处;⑥凡士林200克、香油10克、鱼石脂20克、樟脑2克,混合调成膏,取适量涂搽在冻伤部位直至痊愈。
(二)猪
搞好冬季养猪工作应围绕御寒这个问题展开,主要掌握以下九个要领。
1.提高猪舍温度。提高猪舍温度的办法很多,但简便、经济、实用的办法有二种。一是开放式猪舍覆盖塑膜。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虽然成本比单层塑膜覆盖高些,但保温效果较好。这种办法适宜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二是用红外线保温灯加热增温,适宜于哺乳母猪舍和仔猪舍。
2.猪舍外围墙壁要厚实严密。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为此,可以堆放作物秸秆,可以临时砌泥土坯。最好是在猪舍初建时,就把外围的四面墙体做加厚处理。陈旧的猪舍要及时封严墙体、门窗的残留间隙。
3.猪舍地面要干燥。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为了便于干燥,猪舍应做成水泥地面。
4.增设床板。在小猪阶段,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木板、竹板、加厚纤维板等温暖性床板,没有条件可铺设水泥预制板。
5.不要让猪饮用冷水。要把冷水烧成温水后再让猪饮用。
6.增加喂料次数。增加喂料次数的目的是相对增加采食量,以填补由于温度低造成猪体内脂肪、肌内代谢产热造成的体重亏空。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取自由采食。在定次饲喂的地方,可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7.适度提高饲料中能量水平。可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大猪低点,小猪高点。小猪可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大猪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饲料在配合料中的数量。
8.适当增加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大时,每头猪的占地面积缩小,躺卧时可互相体贴取暖。同时,猪饲养密度大时它们的身体散热量也加大,这样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
9.增大猪舍采光面积。在猪舍初建时,就要考虑猪舍采光面积。开放式猪舍要有较大的开放面积,以备冬季覆盖塑膜便于采光。封闭式猪舍要在南墙和舍顶预留窗口,以备冬季安装玻璃。
(三)鸡
秋冬是农家收获、收藏的好季节,但也是养鸡的多事之秋,很多疾病在这个季节易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方面做得更细、更好。笔者将所学的相关知识及二十多年从事养鸡业总结的经验粗糙归纳如下:
1、防寒保温:
(1)检查房屋、窗户是否挡风防漏,若有则即时修好。
(2)强适应能力。秋末冬初虽然气温有所下降,适当注意保温,最好保留部分位置较高的窗户不要关,便于通风,降低部分室温,以便适应冬天的低温。
(3)加温设备。必要时可增加加温设施以保证良好的生产性能。
2、调整饮料:冬天鸡为了抵御寒冷,热消耗较大,故要提高能量饲料的比例。
3、增加光照: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不能满足产蛋期鸡的生产需要,要补足到16-17小时。
4、通风换气:防寒保暖的同时要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实践证明如果一味的注意保暖不适当通风,使鸡舍内有刺激眼鼻的味道对鸡造成的影响远比一定范围内的低温造成的影响大得多。故要适当通风。
5、防疫治疗: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接种疫苗。对鸡舍、用具和饮水定期消毒。搞好预防性用药和鸡的定期免疫同时每天细致观察鸡群及早发现并隔离、治疗病鸡。
(四)鸭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1、调整鸭群。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
2、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要做好保温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保温:(1)堵塞鸭舍、墙壁上的孔洞,更换坏瓦,以防贼风侵袭; (2)修好门窗,夜晚严寒天气在门窗上覆盖草帘或双层塑料布保温; (3)在屋顶下加一个保温夹层或装天花板顶棚,阻隔冷空气进入舍内; (4)在舍内房顶下距地面2米处横架竹竿、木条,并用草帘或塑料布覆盖; (5)在舍内(架)面上厚垫干软垫草确保鸭腹部不受寒; (6)加大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饲养8-9只,以利蛋鸭之间相互取暖,并保持较高的舍温; (7)采用暖棚饲养。冬季用塑制暖棚饲养蛋鸭,可使舍温达10℃以上。选择向阳、背风、近水源的地方搭建暖棚。按每平万米养8-9只,每间鸭舍养300只鸭,建成长4.5米、宽8米的鸭舍。鸭舍北墙高2米,南檐高2.2米,脊高3米,顶部后坡长于前坡。在东(西)山墙紧靠北墙处留一个工作门。顶部用毛竹等搭成骨架,上面盖稻草。棚内地面铺垫干草。
3、调配饲料。冬季蛋鸭除产蛋外,还要抵御寒冷。因此,必须增加蛋鸭饲料中的热能,适当增加玉米、稻谷等能量饲制的比例,以满足蛋鸭对能量的需要。同时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另外还要添加一些青绿饲料。如青饲料不足,需另加禽用多维。
4、热饲温饮。冬季气温低,鸭子消耗的热能多,要用温水拌料,拌成的料温达38℃左右,拌好趁热投喂。要让鸭子饮温水,干万不要饮冰水、雪水,以免引起应激而使产蛋量下降。
5、加喂夜食。冬季昼短夜长,且夜间气温较低,鸭子能量消耗大,须在夜间12点左右加喂一次夜食,这样不仅能增加鸭子的营养,而且有利于鸭子御寒,提高产蛋量。
6、补充光照。蛋鸭产蛋期每天需16小时的光照。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必须人工补充光照。补充光照的在鸭含内每5?20平万米面积安装一盏40-60瓦的灯泡,灯泡距鸭背2米高,并装上灯罩,使光线集中照射在鸭体上,光照要均匀。每天早晚2次开灯,早晨5点开灯,8时关灯,傍晚日落开灯,21点关灯。开关灯时间要严格固定。如遇大雪、浓雾等阴暗少光天气,晚上要适当提前开灯,早上延长关灯时间,必要时可全日照明。
7、适时下水。早上迟放鸭,晚上早关鸭,减少下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
8、搞好卫生、消毒、防疫。每天要及时清除鸭粪,勤晒勤换垫草,保持含内外清洁卫生干燥。每天鸭子出舍应打开所有窗子通风换气,及时将鸭舍内的氨气等有害气体排出。每周将圈舍、食槽、用具等消毒1次。做好防疫工作,适时注射鸭瘟、鸭霍乱疫苗。平时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塞唑拌料预防,以保证蛋鸭健康强壮,正常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