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首页

部门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动态 > 正文

南昌市科技局关于推动全民创业 加强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05-09-27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南昌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为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强科技创新,为我市富民强市、快速崛起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建设,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
    1、建立和完善科技政策。将《南昌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洪发[2003]27号)、《南昌市关于扶持重点私营企业的实施办法》(洪府发[2000]12号)等已出台的科技政策优惠措施逐条逐项落实到位。拟制定《南昌市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昌市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南昌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南昌市关于促进南昌风险创业投资的若干意见》。用科技政策来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创业。科技政策优惠措施对所有创业的科技人员一视同仁。
    2、加大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将国家、省、市出台的科技政策收集汇总,分门别类汇编成册印发,并链接上南昌市科技信息网。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科技政策进行广泛宣传;通过邀请专家举办科技讲座、科技培训、科技活动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增强创业单位、创业者对科技政策的了解,便利创业单位、创业者把握和享受科技政策。
    3、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对涉及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中介)和技术咨询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帮助创业者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二、发展科技服务产业,为全民创业提供良好服务
    4、发展科技中介机构。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整建转制为科技中介机构。组织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立足于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社会力量进入科技中介技术推广领域,规范技术经济人的市场活动,保障他们的收益。鼓励科技人员充当“技术经济人”角色或兴办技术中介企业。
    5、加大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和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选择有优势的科技推广、技术中介机构,重点给予资金和技术信息上的支持,在人员培训、服务手段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精品服务机构。
    6、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不断加强科技信息网建设,完善已有的政务平台、科技项目申报、技术创新基金中心服务平台、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的服务功能,为创业单位、创业者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平台。筹建集科技人才专家库、科技成果项目库、科技资源信息库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以及科技竞争情报服务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信息与服务。筹建技术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建立网上项目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实现“网上交流、网下交易、中心服务”,为有技术成果的人找到买家,同时也为想投资的企业与个人找到技术与市场。
    7、加速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对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总体规划,促进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范有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企业开放,推进企业的孵化成长。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全民创业拓宽融资渠道
    8、保证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到位。按照《南昌市科技投入条例》要求,全市开发经费占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以上;市以及县、区科技三项费用分别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和0.5%以上。进一步规范政府资金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作用,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到位。
    9、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以政府为引导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专利申请资助专项基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等形式支持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对获得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项目,给予10-20万元的项目配套资金的资助。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10、督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按照《南昌市科技投入条例》文件要求,督促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标。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大型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不低于3%,其他企业不低于1%。
    11、加快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以南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南昌科技经营投资有限公司的运作为契机,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风险投资机制。按照“政府支持,多元筹资,市场运作,国际接轨”的原则,鼓励更多的风险投资企业建立。有条件的县区、科技园区、投资者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构。
    12、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注入。积极鼓励和帮助创业单位申报国家、省级各类计划,争取上级科技经费支持。积极与银行沟通协调,探索科技项目贷款、担保新机制,争取银行资金注入。探索科技与资本市场结合的道路,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全民创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13、培育科技创新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科技园区建立自己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集中财力人力,建成一批装备先进、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开发能力强的重点实验室。培育科技示范企业、科研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型龙头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给予科技经费重点支持,并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淘汰制。
    14、推进产学研结合工程。落实市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开发优势与企业的技术生产优势相结合,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联合攻关,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生产联合体,使创新创业的实践者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15、加快科技园区的发展。科技经费重点资助园区内的高新项目。进一步加强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优良的创业环境,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集中一批优秀企业,形成高素质的“企业群落”,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使科技园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生力军。
    16、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围绕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培植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牵动面大的重大项目,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重点城市工程及软件基地建设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加速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建设,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五、增强全民科技意识,提高全民创业能力
    17、普及科技知识。通过组织科普讲座、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技咨询活动等进一步在全社会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歪理邪说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科学、讲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18、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举办科技成果展及科技成果洽谈会,组织评选“市科技明星”、进行年度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展示我市科技成就,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奖励有功科技人员,激发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19、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通过青少年科普基地的建设、组织优秀小发明小创造奖评选以及开展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巡回展等活动,大力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筑牢全民创业的人才基础。
    20、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认定,发挥科技辐射作用,带动农民致富。 每年组织农业科技专家下乡3-5次,大面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3项,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30人。进一步完善“科技咨询热线”,加强农村科技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建设。